夏季是魚類快速生長的季節,也是細菌、寄生蟲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魚病暴發。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魚病綜合防治工作,往往給養魚戶帶來慘重的損失。因此,做好防治工作是提高水產動物增養殖產量及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高密度、高產量、高效益的養殖尤其如此。在對待水產動物的病害問題上,要采取防重于治的措施,樹立“無病先防,有病早治”的觀念,確保魚類既能安全度過高溫季節,又能使魚類健康速長。本版主持人
夏季魚塘日常管理俗語說:“三分種,七分管。”說明管理是整個魚塘養殖生產的核心,管理出產量,管理出效益。
1、堅持巡塘。每天堅持巡塘,注意天氣變化、魚群活動情況,做好塘頭記錄。特別是半夜,如果發現魚群因缺氧而浮頭時,馬上開動增氧機和加注新水,以增加溶氧量,一直到魚群不浮頭為止。
2、搞好水質管理。池塘養殖的水質應保持肥、活、嫩、爽,給魚類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如果水源充足的地區,應定期(每7—10天)加注新水,適當排放老水;如果水源不足的地區,也要想方設法定期或間歇性加注新水;如果干旱缺水的地區,可以利用聯片的魚塘,用小型高壓射泵上塘水灌下塘,下塘水反注上塘;左塘水灌右塘;右塘水反注左塘;交叉互灌,以增加水體溶氧,減少有機質和有毒有害雜質的濃度。最好是在凌晨1—2時或3—4時加注水源,有利于預防和減少魚類因缺氧浮頭泛塘死亡。
3、科學投喂。有的人將飼料撒落塘去,一走了之;有的人有什么喂什么,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這種不科學的投喂是有害的。投飼應堅持“四定”。定時:夏季天氣炎熱,投飼應選擇上午8—9時,下午5—6時天氣較涼爽時投喂;有些品種如蝦、鰻鱺等還應選擇在晚上8—9時投喂。定點:應將飼料投喂在食臺(食場)中,有利于魚群集中搶吃,減少飼料散失浪費;也有利于養殖者觀察魚群吃食生長情況;同時也有利于養殖者清除殘餌雜物,省工省時。定量:夏季魚類食欲旺盛,按魚體總重投喂5%的顆粒飼料為宜。投喂后一般以3小時吃完或略有剩余為好。10天后作一次投飼量調整,增加多少,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定質:飼料的質量要新鮮,符合魚類生長的營養要求。如果是農副產品下腳料如麥皮、玉糠、黃粉、豆麩等等,混合投喂為好。
4、預防敵害。對于老鼠、水蛇等殘食魚類的天敵要設法捕殺;防止耕牛、豬、鴨落塘攪渾塘水,使魚類養殖有一個安靜良好的生長環境。 王篤英
養魚追施化肥六要點
養魚給魚塘適當追施化肥,少施有機肥,可使浮游生物生長良好。浮游植物吸收營養鹽、銨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既能增加天然餌料,又可改善水質,是促進養魚增產的有效方法,化肥養魚要做到以下六點:
一、施肥的時間。一般在17—18時為好,22—26天中午進行。
二、施肥的數量。水深為1米左右的魚塘,每畝施尿素1.5—2公斤。磷肥2.5—3公斤,單施氨肥或磷肥效果都不好,對水深在2米以上的魚塘或水庫,每畝用量適當增加。
三、施肥要嚴格按順序進行。即施肥時要按順序進行,先用水溶解磷肥,然后在磷肥水中溶解氨肥,待氨肥充分溶解后才能潑入水中,切忌直接將氨肥(如尿素)干撒入養魚塘內。
四、注意灑肥水點。魚塘要均勻分布潑灑肥水點,另外,深水忌施化肥,這是因為深水中混有土塘物質較多,氨肥的氨離子,磷肥易被其吸附而固定,損失肥效。
五、施肥適當的次數。化肥是速效性肥料。施肥時要盡量做到少施多次,最好每4—6天施一次。
六、施肥后注意觀察。在魚塘中施入化肥的,要隨時注意觀察塘水的顏色變化和魚的活動情況,如有異常,要及時采取排除肥水,加注新水,提高水位等措施妥善處。 王桂香
盛夏高溫季節魚病分類防治效果好
盛夏既是魚類生長最迅速的黃金時期,也是魚類最易生病的時期。由于此階段水溫較高,氣候炎熱,有機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質極易變壞,從而往往引起魚病暴發。高溫季節,引起魚類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類防治,效果較為理想。
一、細菌性魚病。
1、草魚、青魚的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是由細菌引起的,治療這三病,可用滅菌靈進行有效防治。發病初期每50千克魚用藥1小包即可控制。
2、鰱、鳙魚的細菌性爛鰓病、白頭白嘴病。⑴細菌性爛鰓病:畝用生石灰15-20千克,全池潑灑,即可得到有效防治。
⑵白頭白嘴病:主要危害夏花魚種和魚苗,用呋喃唑酮0.1-0.2毫克/千克均勻潑灑全池,或按每50千克魚體重5-10克投喂口服,效果理想。
二、病毒性魚病。
由病毒引起的魚病,草魚危害最嚴重,有效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免疫注射疫苗。
三、水質性魚病。
水質性魚病是因不良水質引起的魚病,其主要癥狀是:泛池,又稱反塘,原因是水質變壞,每當無風、悶熱、氣溫上升、雷鳴無雨等情況下最易發生。治療方法:及時灌注清水,開動增氧機或者潑灑化學增氧劑魚浮靈或過氧化鈣進行急救。
在正確診斷出魚病之后,確定用藥時,還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事項,以便取得最佳療效。
1、藥物在混合使用時,要謹慎。如漂白粉、硫酸銅、敵百蟲均不能與生石灰同時施用。
2、對癥下藥,不要胡亂用藥。
3、藥物要充分溶解之后才能施用,并選用合適的容器貯藏和溶解藥物。
4、輪換用藥,綜合預防,避免單一用藥。
5、注意藥物質量,藥物變質失效,不能施用。用藥時,注意藥物的安全濃度。
總的來說,魚類生活在水中,各種活動不便及時發現,所以,對魚病的防治應做到以防為主,要把防病措施貫穿生產的全過程。在放養前清塘、清淤、魚種消毒,養成期間要搞好食場消毒,注意水質變化和魚類生長發育情況,科學投餌等。 (杜玉蘭)
【責任編輯: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