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組織領導到位,建立健全國防教育長效機制。古縣是革命老區,尚武愛武擁武的優良傳統薪火相傳。歷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國防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加強領導、嚴格落實。把國防教育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將國防教育列入全民教育總體規劃和精神文明建設、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奮斗目標,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在制定“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時,把國防教育、雙擁工作等列入專項規劃進行編制。經費保障、及時有力。堅持把國防教育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制定每年不低于10萬元的標準,并逐年遞增投入比例。遇有重大活動、堅持特事特辦,及時保障。近年來,投入國防教育基礎建設、開展活動的經費達120萬元。
其次,部門協調到位,形成齊抓國防教育良好局面。縣直各部門是國防教育的中堅力量。部門的有力配合、鼎力支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是推進國防教育穩步發展的關鍵。建立健全“上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協同、互相補充”的工作格局。抓好硬件建設,人武部先后投資80余萬元,與城建局、郵電局、民政局等單位攜手,在全縣最繁華的街道岳陽路建設國防教育一條街,懸掛國防教育宣傳燈箱480幅,濃厚了縣城的國防氛圍;在古縣相如大橋豎立20余米高的巨型國防宣傳牌,在各鄉鎮及牡丹園景區增修16處永久性國防教育宣傳碑,讓來古縣的朋友一入古縣就能感到濃厚的國防文化氛圍。
第三,基層落實到位,扎實開展國防教育實踐活動。國防教育不僅在縣城,更在廣袤的農村。在農村黨建活動中,建立國防教育“一月一事,一思一議”專題學習制度。利用民兵整組、訓練、演練、執行任務等時機,注重將形勢報告、國防知識等作為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強化使命感、責任意識,民兵的政治覺悟和價值觀念得到極大的提高。開展“一個宣傳員帶一戶、一個宣傳組帶一村”活動。投資30余萬元,積極組織鄉鎮通過刷寫國防教育標語、懸掛條幅、修建宣傳碑等,近3年來,巡回7個鄉鎮、80多個行政村,為群眾播放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及國防教育宣傳片近300部。
第四,全民參與到位,積極拓展國防教育有效途徑。深入開展國防教育進校園。人武部和教育局共同協商國防教育工作,成立了青少年國防教育工作領導組。全縣62所中小學校認真貫徹《國防法》和國家教委制定的《學校國防教育常規》、《小學初中國防教育綱要》,將國防教育活動與學校德育緊密結合起來,落實了每季不少于兩次國防教育課,每半年不少于一次國防教育活動的規定,確保了國防教育融入中小學素質教育之中,融入到學習的教學之中,提高青少年的國防觀念。深入開展國防教育進社區。國防教育與雙擁共建結合起來,成立了大嫂擁軍隊、社區擁軍醫療小分隊、軍民共建娛樂隊等組織開展擁軍服務;堅持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期間開展動態宣傳教育,在營造濃厚國防教育氛圍的同時,增強居民的國防觀念。
(通訊員 樊海軍 楊林)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