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寬準入條件,激發市場活力
立足職能,做到“六個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用足用活優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準入門檻,最大限度落實幫扶措施,最大限度整合各項職能,最大限度優化發展環境,最大限度增強服務效能。深入推進五個27條的貫徹落實,特別是新出臺的《關于發揮工商職能作用促進創業就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放寬行業限制、放寬出資登記、放寬主體登記、放寬名稱核準、放寬經營范圍核定、放寬場所登記,根據“非禁即入”、“非限即可”的原則,對法律、法規未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向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開放。
二、拓寬服務載體,扶持企業發展
通過正在開展的“百名工商干部進千家企業幫扶活動”,積極為特別企業提供特殊服務,對全縣骨干企業新上項目或招商引資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做到登記前介入指導、登記中專人聯絡、登記后跟蹤服務的“一條龍”服務;建立與企業聯系制度,明確聯系領導、具體聯系人的工作職責和要求,主動上門走訪聯系點,了解掌握企業經營現狀、發展思路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加快停產企業的復工復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三、拓展服務領域,增強發展動力
支持做好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資金互助社登記注冊。積極開展股權出質和出資登記、動產抵押登記工作。 積極實施商標戰略,引導企業申請注冊和依法使用商標;鼓勵企業通過創造、研發增加商標附加值,爭創國家馳名商標、山西省著名商標。積極推進“信用山西”建設。建立完善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實現“數據互通、信息共享、業務聯動、綜合監管”的目標。積極推進信用產品的使用,利用信用山西網、紅盾信息網等媒介,提供市場主體信息及信用信息查詢,為投資者化解投資風險、進行安全交易提供服務。
推進市場主體登記規范化建設。重點抓好審批大廳、基層工商所、12315投訴舉報中心、紅盾信息網站四個窗口的服務規范,嚴格實行服務承諾、首問首辦、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對簡易登記事項實行“審核合一”制,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行政審批效率。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當場辦結;材料不齊全的,跟蹤服務。通過紅盾網站、公示欄、告知資料及廣播電視等媒體對辦事程序、登記條件、辦理時限、職責分工等進行公示,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
五、突出和諧監管,優化創業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實行預警制管理。除涉及食品安全、假冒偽劣商品、非法傳銷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點行業外,對創業者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及時警告,限期改正。除落實日常巡查制度和專項檢查,以及處理舉報案件外,嚴格控制對企業的檢查。同時,進一步重申工作紀律、廉政制度和職業道德,對違反禁令、粗暴執法、行政不作為、行為不規范、違規亂作為等行為,依規依紀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弘揚正氣,抵制歪風,努力營一個積極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霍子武)
來源:臨汾新聞網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