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普煜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當前,一場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拉開帷幕。這是新時期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對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一、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
回溯我們黨92年的光輝歷程,群眾路線猶如精神主線,貫穿始終。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組織工人、農民和士兵實行社會革命,寫入黨綱,提出了“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里面去”的思想。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逐步總結出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群眾路線,堅持組織發動廣大群眾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反對官僚主義、關門主義和命令主義,廣泛地動員群眾和宣傳群眾。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開展人民戰爭,依靠群眾路線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可以說,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史就是一部依靠人民群眾的斗爭史,我們黨正是把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發動和組織起來,才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建立了新中國。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根據執政黨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繼續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并不斷豐富和發展群眾路線,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基本方針,在對敵斗爭、社會主義改造、經濟建設等領域取得了巨大勝利。
進入改革開放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性的繼承和發展了群眾路線,強調:“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好,黨群關系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關系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江澤民同志指出:“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根據黨的性質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創造的一種科學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新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續堅持和發展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強調要“進一步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到黨和國家全部工作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而凝聚起全體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厚偉力,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92年黨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黨的成長與壯大、革命的勝利與發展,與群眾路線息息相關,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能忘,人民群眾是真正英雄的觀點不能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不能變。
二、堅持群眾路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堅持走群眾路線,不僅是踐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黨的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
首先,堅持走群眾路線,是科學決策的前提和基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開拓者,也是改革發展的生力軍。只有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緊依靠群眾,密切聯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集中群眾的智慧,才能更有成效地發展社會生產力。改革開放以來,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全面推行,到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再到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展開和深化,都是黨中央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和力量的結果。當前我國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期”、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各種矛盾的“凸顯期”,如何在競爭激烈和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就要求我們準確判斷形勢,把握發展態勢,認識發展規律,深入到群眾中去,多傾聽群眾呼聲,多做調查研究,充分運用群眾的智慧來解決改革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其次,堅持走群眾路線,是順利推進各項工作的重要手段。科學的決策只有贏得群眾的認同,才能夠順利推行。而決策要贏得群眾的認同,除了決策前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集中群眾的智慧,制定正確的決策外。更為重要的是在正確的決策形成以后,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增強群眾對決策的理解,提高群眾執行決策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將蘊藏在群眾中的巨大力量調動、凝聚起來,將正確的決策轉化成廣大群眾的實際行動,依靠群眾的力量在實踐中創造性地實現戰略目標。
再次,堅持走群眾路線,是檢驗各項工作的必要環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鄧小平同志歷來強調,我們的各項工作要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群眾答應不答應,群眾支持不支持”作為判斷標準,即我們的一切工作,必須接受群眾的檢驗。而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最直接的實踐者,他們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實。只有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才能檢驗我們工作的實際效果,才能夠發現問題,才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因此,堅持走群眾路線的過程,不僅是我們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檢查我們的工作是否維護和代表了絕大多數群眾利益的過程,也是檢查我們的決策正確與否、組織實施是否得當有力的過程,同時也是我們根據變化了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調研,提出新的對策,或制定新的措施、修改工作途徑、調整工作思路,乃至進一步做出新的決策的過程。
三、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加快推動臨汾轉型跨越發展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臨汾作為資源性經濟地區和欠發達地區,要在建黨一百周年和建國一百周年趕上或超過全國平均發展水平,更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必須牢固地樹立群眾觀念。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對人民有感情、以人民為中心。這就要求我們要始終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作為堅定的政治追求,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一要樹立人民利益至上的“發展觀”。堅持一切發展為了人民的政策取向,更新發展觀念,理清發展思路,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二要樹立相信和依靠群眾的“決策觀”。充分發揮群眾社會實踐的主體地位,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汲收群眾智慧,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三是要樹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的“權力觀”。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標準,勇于接受群眾監督,不斷推進各項工作。
(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關鍵所在。臨汾要與全國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特別是當前,受國際、國內大環境影響,煤焦鋼鐵市場低迷,企業生產經營普遍困難,我市經濟下行形勢非常嚴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緊緊依靠群眾,集中廣大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努力做好穩增長、強后勁這篇大文章。一要強化經濟運行調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一系列擴大消費政策,省委省政府“煤炭20條”、“扶持中小企業15條”等政策措施,切實加大對企業的幫扶、服務和指導,真正為企業排憂解難。二要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深入開展“六位一體”“項目推進年”活動,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推進394項重點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全年重點項目建設不低于12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以項目的大建設,推動經濟大發展。三要千方百計擴大消費。大力推進洪洞大槐樹、廣勝寺、堯廟、堯陵、晉國博物館、丁村遺址及霍州七里峪等文化旅游景點開發;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新型業態;快速推進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臨汾建材博覽城等大型商貿業發展,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四要進一步拓展外貿出口。全面落實出口退稅政策,加快推進山西國際陸港園區和侯馬開發區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建設,強化出口信貸支持,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和服務貿易,努力擴大優勢產品出口,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三)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轉型跨越發展的主旋律,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要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按照全省干部大會的要求,堅定轉型不動搖,加快轉型不松勁,戮力轉型不懈怠。一要加快“百里汾河新型經濟帶”建設。全面推進汾河生態修復治理、濱河東路貫通工程、51個新型產業園區和“兩區同建”示范區建設,努力打造推動臨汾轉型跨越新引擎。二要著力推進工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標準現代化礦井建設步伐;大力推進焦化、冶金等傳統產業整合改造;加快翼城舜達鍛造、襄汾鴻達高端鑄件、洪洞堯天大功率LED等高新產業發展,特別是要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成長和創新型產業集群構建等科技創新工程,著力打造臨汾經濟升級版。三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農業產業化為方向,以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為支撐,大力發展“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特色農業;進一步加大對產業化龍頭扶持力度,切實搞好“兩平臺一通道”建設,不斷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四要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人文自然資源優勢,在統籌發展金融、商貿流通、餐飲住宿等各類服務業的基礎上,重點做大做強文化旅游和現代物流業,不斷促進我市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必須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踐行群眾路線,必須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抓起,從群眾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切實解決好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突出問題。要大力實施“教育興臨”工程,進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學條件、整合教育資源,不斷提高臨汾教育質量;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和縣域醫藥衛生一體化綜合改革,加快臨汾新醫院、市精神病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和市中醫院建設,不斷提高醫療服務群眾水平;進一步完善創業就業服務體系,積極做好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群體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全面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高職工、居民醫保報銷比例和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待遇水平;大力實施“綠色生態工程”,積極推進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扎實開展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活動,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臨汾。
(五)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必須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
良好的工作作風是成事之基,興市之本,也是認真踐行群眾路線的根本所在。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到農村、到企業、到重點建設工程一線,真實了解群眾所想、所愿、所盼,真正做到領導工作在一線、掌握情況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力戒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作風。大興真抓實干之風。緊緊圍繞年初各項工作目標、重點工作、重點工程、重點民生實事,撲下身子,扎實推進。不喊嘩眾取寵的空口號,不擺不切實際的花架子,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嚴格貫徹執行黨中央八項規定,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大興清正廉潔之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和“反腐敗工作既要打老虎,又要打蒼蠅”的總體部署要求,加強教育防范,加強風險防控,強化制度監督,嚴肅問題查處,以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取信于民。
總之,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取得成功、黨的各項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新的歷史時期,更需要我們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以群眾路線推動臨汾改革開放新局面,以群眾路線推動臨汾經濟社會加快轉型跨越發展。
(刊發于2013年8月14日《臨汾日報》第一版,作者系臨汾市委副書記、市長)
責任編輯:邱睿
上一篇: 山焦焦化榮獲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單位
下一篇: 民建臨汾市直總支:開展捐資助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