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身入群眾、心入百姓,才會真切感受群眾的期盼,才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信任,也才更懂得工作努力的方向。”3個月的深入基層走訪調研后,鄉寧縣委書記楊安虎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為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基層了解實情,了解群眾所盼所想,凝聚全縣干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探索建立縣級領導包聯鄉鎮和農村(社區)長效機制,今年2月份開始,鄉寧縣集中利用3個月時間開展“訪知解”集中走訪活動,全縣27名縣四套班子領導干部以及法檢兩長帶頭深入農村(社區)開展走訪調研活動。3個月的走訪調研中,領導干部堅持把群眾呼聲當成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定為第一標準,到田間地頭、坐農家炕頭,與基層干部群眾貼心、交心,足跡遍及全縣鄉鎮、農村、社區和大中企業,以實際行動樹立了領導干部的親民愛民形象。
深入走訪暖民心
1月29日對鄉寧縣昌寧鎮麥田村村民楊周全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縣委書記楊安虎不但來到他們家,而且還給他送來了慰問金和慰問品。在隨后的座談中,從發展生產到新農村建設,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與書記掏心窩、拉家常。“楊書記就像自己家的親戚一樣。”說起這件事,楊周全一直興奮不已。在集中走訪的同時,宣講十八大精神和各項惠農政策也是一項重要內容。縣委書記楊安虎帶頭為昌寧鎮干部群眾上黨課、宣講十八大精神,其他縣領導通過會議、微型課堂等形式,深入農家大院、廠礦企業、項目工地和田間地頭,宣講十八大,解釋惠農政策,共舉辦宣講培訓50余場次,受惠群眾1萬余人次。
在集中走訪活動中,該縣規定了“八個一”工作任務:開展一次十八大精神集中宣講活動,走訪一批各類代表戶,召開一個座談會議,理清一個發展思路,解決一批實際問題,記好一本民情日記,填清一張民情表格,撰寫一篇調研報告,真正做到走進基層、走進矛盾,找準切入點,抓住著力點。
每到一處,領導們都與基層干部群眾面對面地進行思想交流,傾聽群眾的真話、實話,深入了解基層干部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在集中走訪調研期間,鄉寧縣領導共走訪農戶625戶、走訪企業20多家、召開各類座談會130余場次,參加座談人數達到3000多人次。3個月的集中走訪調研,全縣共收集到好的意見和建議100多條,同時又將梳理出的農村道路、經濟發展、環境建設等相關問題分門別類,加以整改。
撲下身子解民憂
民生問題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在集中走訪活動中,縣級領導干部真心實意為基層排憂解難。西坡鎮胡家嶺村由于煤炭資源開采,出現了地面塌陷,許多村民的房子成了危房,縣長郝忠祥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要求鄉鎮負責同志迅速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加大改造治理力度,確保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臺頭鎮桃花山村是一個貧困村,農民增收沒有好的產業和項目,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解高民在集中走訪中現場辦公,協調臺頭鎮黨委和林業局,針對該村氣候特點,將桃花山村擴栽200畝核桃納入工作計劃,由分管農業副鎮長負責此項工作落實,并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穩定。在集中走訪期間,領導干部還通過干部下訪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將各種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原西坡鎮窯咀煤礦因開采導致可澗村廟凹自然村房屋受損,后因煤炭資源整合,賠償事宜一直擱置,村民與整合后的中煤華晉集團之間就賠償事宜發生一些小糾紛。在此走訪的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玉龍及時組織企業、鄉鎮、村民進行協調,要求雙方本著互利互惠互讓的原則,達成賠償協議,優先安置危房戶,有效化解了矛盾。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領導們同樣記掛在心。縣政協主席張歡虎在棗嶺鄉擲沙村走訪中,了解到村里的貧困戶楊根認年近七旬,膝下無兒無女,生活十分困難,張歡虎馬上從自己身上拿出1000元交給他,幫助他改善生活條件,并叮囑村“兩委”干部一定要照顧好老人的生活,保證老人老有所養。
一件件辦到心坎上的實事,一句句說到心窩里的真話,拉近了領導干部與基層群眾的距離。截至4月30日,集中走訪活動中共為200余戶困難戶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解決基層困難和問題160多件、落實幫扶資金100多萬元。
貼近群眾惠民生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要任務就是發展經濟,增加群眾收入。在蹲點調研中,領導干部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與村干部和村民共同討論研究,幫助他們出點子、想辦法,理出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
昌寧鎮東廒村地處鄉寧縣城北垣,氣候條件好,在走訪過程中,縣委書記楊安虎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依托戎子酒莊等龍頭企業加大葡萄、蘋果種植力度,采取“支部引領+農戶經營+基地管理+企業運作”的產業發展模式,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縣人大主任張春龍在棗嶺鄉師家灘村走訪時,針對該村耕地少、土層淺、土地貧瘠的實情,為群眾提出了發展花椒產業、養黃河魚、賞黃河美景、發展農家樂、建立河沙采石場等多元增收路子;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解高民在光華鎮土窯村為群眾提出了發展運輸業的金點子……一番番掏心掏肺的話語,一條條適用對頭的錦囊妙計讓基層群眾的心里變得亮堂起來。許多群眾說:“領導為我們指點致富迷津,老百姓就像吃了定心丸。”據了解,集中走訪中,縣領導共幫助108個村理清了發展思路,讓群眾心里有了想頭、腳下有了奔頭。
集中走訪活動讓“走訪”這個詞在鄉寧老百姓心里倍感親切和溫暖。走訪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目前,鄉寧縣已將集中走訪活動作為領導干部關注民生的一項常規工作來抓,推行“一線工作法”和“用心工作法”,建立完善聯戶幫扶、結對幫建、走訪慰問及下訪回訪、交流談心、興辦實事、群眾評議等制度機制,把“訪知解”活動形成制度,真正實現“訪知解”集中活動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通訊員 賀軍軍 王楠博 劉國強
責任編輯:高卓然
上一篇: 侯馬市紀委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下一篇: 蒲縣用好“三面鏡子”提升干部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