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期間,人流、物流、車流交織,生產經營活動節奏調整,安全生產面臨的風險挑戰陡增。思想上的“一絲松懈”,操作中的“一步僥幸”,都可能成為引發安全事故的“導火索”。嚴抓節日期間安全生產,既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護航經濟平穩運行的關鍵舉措,必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織密織牢安全生產“防護網”。
嚴抓節日安全生產,首在“隱患排查”不打折扣。隱患是事故的“前奏”,排查不到位,安全就無從談起。要聚焦節日期間生產特點,瞄準“高風險領域”與“薄弱環節”雙向發力:對化工企業的危化品儲存運輸、制造業的設備停機檢修、建筑施工的高空作業防護等重點場景,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明確整改時限與責任人,做到“發現一處、整改一處、銷號一處”;同時緊盯“小隱患”“老問題”,堅決杜絕“以罰代管”“以停代改”,避免小隱患演變成大事故,確保生產現場每一個環節都符合安全規范。
嚴抓節日安全生產,要在“責任落實”貫穿始終。安全生產沒有“旁觀者”,節日期間更需擰緊責任“螺絲釘”。企業作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杜絕“重生產、輕安全”“重效益、輕管理”的傾向,嚴格執行領導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在崗人員安全培訓,嚴禁無證操作、違規加班、疲勞作業,確保安全責任傳遞到每一個崗位、每一名員工;監管部門要堅持“嚴”字當頭,加大節日期間巡查抽查力度,對違法違規生產行為“零容忍”,既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也查監管責任履行成效,形成“企業自查、部門督查、社會監督”的責任閉環,讓安全責任不懸空、不落空。
嚴抓節日安全生產,貴在“應急準備”萬無一失。節日期間突發情況具有不確定性,高效的應急處置是減少事故損失的最后一道防線。各生產經營單位要結合節日生產規律,修訂完善針對性強、可操作的應急預案,補充配齊應急救援物資與裝備,特別是針對火災、泄漏、機械故障等常見事故,組織開展實戰化應急演練,確保員工熟練掌握報警、疏散、救援流程;同時加強與應急、消防、醫療等部門的聯動,暢通信息報送渠道,一旦發生突發情況,能夠第一時間啟動響應、科學處置,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安全生產無小事,節日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唯有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以“嚴”的標準、“實”的舉措、“細”的作風,堵住每一個漏洞、守住每一道防線,才能讓企業安心生產、群眾安心過節,為節日期間的平安祥和筑牢堅實根基。(真 言)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