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晨曦尚未完全驅散古縣汾西礦業東瑞煤業礦區的薄霧,通風管理部辦公室內已提前熱鬧起來。3名早班職工提前10分鐘抵達,長桌上整齊排列的橘紅色自救器,預示著一場盲戴自救器實操考核即將拉開帷幕。
6時整,隨著東瑞煤業安全培訓師安智光一聲“蒙眼”指令,考核正式開始。綜采隊職工曹新華迅速戴上眼罩,雙手精準摸索到自救器外殼,緊接著熟練撬開保險扣、展開氣囊,動作連貫流暢。隨后,他將口具穩穩咬入嘴中,同時用右手拇指準確按壓補氣板,整套操作一氣呵成。當計時器顯示“25秒”時,現場突然傳來自救器掉落的聲響——原來另一名職工因未提前檢查挎帶,導致挎帶脫鉤,自救器不慎摔落在地。
“挎帶卡扣必須扣死,否則跑動中一旦脫落,再熟練的動作也白費!”安智光一邊彎腰撿起掉落的自救器,一邊語氣嚴肅地向在場職工強調。摘下眼罩的曹新華也深有感觸地說:“井下發生事故時,每一秒都至關重要,多耽誤兩秒就可能危及生命,日常訓練必須嚴格要求自己。”
下午2時,東瑞煤業副井口依舊忙碌有序。檢身工孟三紅手持金屬探測儀,仔細對入井職工及攜帶設備進行檢查。當檢測到青年職工劉江江攜帶的自救器時,儀器顯示壓力指針處于紅色區域,這意味著該自救器已處于失效狀態。孟三紅當即要求劉江江更換合格的自救器后再下井,他神情認真地說:“自救器是礦工井下作業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線,必須確保每一臺都完好有效,絕不能有絲毫馬虎。”
在職工全部入井后,通過礦區的高清監控畫面,東瑞煤業安全環保部部長郭威指著礦工們掛在后腰的自救器外殼介紹:“大家看到這些明顯的磨損痕跡了嗎?這可不是隨意造成的,而是職工們日常反復摘戴、開展模擬演練留下的印記。”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痕跡,無聲地訴說著東瑞煤業在職工自救器日常使用培訓與監管工作上的嚴謹態度和扎實舉措,也彰顯了企業對職工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視。
從清晨的實操考核到下午的嚴格檢身,東瑞煤業以“嚴”字當頭,將安全管理融入每一個細節,用實際行動為礦工筑牢生命安全屏障,為企業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 孫哲峰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