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9月27日,在霍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活動現場,空氣里彌漫著面粉特有的醇香。一場以“千饃萬象·蒸蒸日上”為主題的山西省首屆“中鎮霍山”杯面塑技藝大賽火熱進行,40余名來自全省各市的面塑能手齊聚一堂,用手中的面粉詮釋著深厚的面塑文化。
上午9時30分許,比賽正式開始。本次大賽采用“現場出題,現場創作”的競技模式。當裁判長將“中秋節”這一主題正式公布后,選手們即刻投入創作。賽場內,一張張操作臺前,選手們神情專注。他們以面粉為主料,輔以剪刀、梳子、刻刀等工具,通過捏、搓、揉、掀、點、切、刻、劃等手法,為尋常的面團賦予了生命與靈魂。
大賽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有的選手手法嫻熟,一氣呵成;有的則凝神靜氣,精雕細琢。頃刻間,潔白的、彩色的面團在一雙雙巧手下開始變幻形態,月兔、明月、祥云、桂花等中秋元素初具雛形。這是一場指尖上的無聲博弈,比拼的不僅是速度,更是創意、技巧和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來自朔州市的48號選手史秀娟,正在精心塑造她的“中秋獻福”作品。她選擇以月宮的玉兔寶寶為創作題材。在她手中,溫潤的面團不一會兒就變身為一只活潑可愛的玉兔,形態可掬,寓意吉祥。“我希望通過這個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山西的面塑藝術。”史秀娟說,“同時,我也用這個面塑作品,祝福大家中秋節快樂,福氣滿滿。”
來自霍州市的22號選手王玉樂,則對能參加這次大賽充滿了感激之情。“霍州年饃歷史悠久,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名片。特別感謝主辦方能給我們一個展示年饃制作才藝的機會。”王玉樂的話語中充滿自豪與期待,“希望更多人通過這次大賽,來了解、品嘗霍州年饃,讓霍州年饃走出山西,走向全國更廣闊的舞臺。”
“千饃萬象·蒸蒸日上”,這不僅是此次大賽的主題,更是山西面藝文化的生動寫照。山西省工藝美術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大賽是我省推動傳統工藝振興、弘揚工匠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為面塑藝人搭建了展示、切磋、交流的高規格平臺,旨在發現和培養高技能人才,推動面塑藝術從‘指尖技藝’轉化為‘指尖經濟’”。
霍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霍州這片文化底蘊深厚的土地上,面塑藝術源遠流長。霍州年饃不僅是霍州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更是深深植根于這片土地的文化符號和情感紐帶。一個個造型各異、寓意吉樣的年饃,包裹著的是豐收的喜悅,揉進去的是家鄉的味道,蒸騰出的是濃濃的鄉愁,寄托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此次大賽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熱情,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實踐。
隨著比賽時間推移,一件件獨具匠心、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陸續完成。月宮仙境、團圓盛宴、吉祥圖案……方寸之間,盡顯乾坤。這些作品不僅是對選手個人技藝的考核,更是一次集體性文化表達,承載著傳統節日的文化符號,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真摯祝愿,生動展現了面塑藝術作為“指尖上的非遺”的獨特魅力。
下午4時30分許,大賽落幕,但傳承未止。各位選手帶來的不僅是參賽作品,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熱愛。通過這樣的技能大賽,面塑這項古老的技藝得以在競技中交流,在展示中傳播,為三晉非遺的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朵朵綻放于指尖的民間藝術之花,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記者 郝海軍 王梓軒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