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10月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游客循著“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古老民謠,來到位于洪洞縣的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踏上了一場跨越六百年的精神還鄉之旅。
活動開啟,《開門迎親》的旋律準時響起。身著明代服飾的演員們載歌載舞,以隆重的禮節迎接“回家”的親人。河北保定游客趙偉一家早早守候在門前,趙偉說:“知道要演《開門迎親》,一家人特意提前趕到,這一刻仿佛感受到了祖先當年從這里出發時的心情。”
移民官、槐花、景公公等NPC各就各位,準備與游客開啟互動。祭祖廣場西側,“2025臨汾非遺購物節”人頭攢動。15個非遺展位依次排開,剪紙藝人手中的紅紙翻飛,一幅“槐鄉秋韻”躍然紙上;刺繡藝人飛針走線,將大槐樹的輪廓繡在方寸之間;木雕師傅刀走龍蛇,尋常木頭化作一把紋路細膩的木梳。
在剪紙展位前,河南新鄉游客李然正帶著女兒體驗非遺創作。“假期特意帶她來尋根問祖,剛來就被非遺迷住了。”李然笑著說,“這正是我希望她了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遠處,“歡樂工坊·嗨出趣味”活動區掌聲不斷。即興才藝展示環節,一位老人深情演唱《蘇三起解》,將現場所有人的思緒帶回到那個關于離別與遠行的移民年代。
時近正午,在民俗村美食街西入口,“槐下設宴·免費暢享”區域排起長隊。大葉茶的醇厚、石頭餅的焦脆、蒸飯的軟糯,交織成獨特的“老家味道”。“看了移民情景劇,還吃到了老家的美食,我現在明白什么是‘根’了!”來自太原的小朋友劉一諾興奮地說,“爸爸媽媽告訴我,我們的姓氏就是從大槐樹這里開始的!”
午后,獻殿廣場上《傳統祭祀》和《祭祀舞蹈》上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槐樹祭祖習俗在舞者優雅的舞姿中得以完美呈現。廣濟寺前,核心劇目《大槐樹移民》準時開演。這部每天上演六場的實景演出,以其生動的場景再現感人的故事情節,深深打動著每一位觀眾。當看到移民們跪別大槐樹的那一刻,很多游客情不自禁流下熱淚。《大明遷民署》《守譜族長》《景公公帶你老家起舞》等NPC互動節目讓游客得以“參與”歷史。河南郟縣游客徐女士興奮地說:“我在景區遇到了‘皇上’身邊的‘大總管’,在現場玩游戲收獲了很多‘銀票’,我要多換幾個玩具帶回去給家人看看。”在“槐花教你說土話”互動點,“老家姑娘”槐花耐心教游客說洪洞方言,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暮色漸濃,民俗村打麥場上“夢回童年·老家有禮”活動迎來高潮。游客們通過與NPC互動贏取“銀票”,兌換鐵皮青蛙、毽子、陀螺等經典童年玩具。
華燈初上,祭祖廣場上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太原游客郭斌一家仍在園中流連。“雖然白天的演出已經結束,但夜晚的氛圍更讓人沉浸。今天站在祖先出發的地方,看到洪洞發展得這么好,想到當年祖先的居住地興旺發達,我們感到非常開心。”
天津游客翟樹娟在月光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一直覺得,中國人骨子里都有這種‘根’的意識。站在祖先生活過的土地上,回望家族歷史,更讓我對家國文化多了一份認同。看到國家如今這樣強盛,我感到無比自豪。這不僅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種精神的回歸和文化的傳承。”
從清晨到日暮,32場特色演出,9項亮點活動,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尋根祭祖中,感受到了中華文明的血脈相連。正如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景區市場營銷部部長林勇所說:“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每一個回到老家的游人,都能帶著滿滿的溫暖離開。”
這個國慶中秋假期,在洪洞大槐樹下,老地方的新故事,正在被各地游客共同書寫。
記者 亢亞莉 王 帥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