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張春茂 郝海軍 王梓軒) 9月25日,堯文化“鼓樂之源”交流會在襄汾縣陶寺遺址博物館舉辦,來自考古學界、史學界和鼓樂藝術界的十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參加。
交流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山西師范大學及襄汾縣當地的專家學者,圍繞鼓樂起源、發展脈絡、傳承方式與創新路徑等進行了精彩發言,他們從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藝術人類學等多維視角,引經據典,深入探討,既有對陶寺鼓樂器實證的深刻分析,也有對歷代鼓樂流變的清晰梳理;既有對傳統傳承模式的總結反思,也有對當代創新實踐的展望構想。在讓聽眾享受一場思想與知識盛宴的同時,深化了對鼓樂文化及其源起與發展的認識。
襄汾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是打造“鼓樂之源”IP的襄汾實踐。下一步,將依托陶寺遺址這一“早期國家”實證地,聯合考古研究機構,推動“陶寺鼓樂”專項課題研究,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實現考古研究再突破;整合威風鑼鼓、丁陶鼉鼓等資源,推動鼓樂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打造“沉浸式鼓樂體驗”場景,形成“可看、可學、可傳”的文化傳承體系,實現文化傳承再突破;圍繞“鼓樂+文旅”,開發鼓樂主題文創產品,形成“看遺址、聽鼓樂”的旅游新產品,推動鼓樂從“文化符號”向“產業引擎”轉變,實現產業融合再突破。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