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新時代“三農”工作擘畫宏偉藍圖,明確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發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動員令。連日來,全會精神在我市農業農村系統黨員干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以實際行動為三晉大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筑牢現代農業根基 提升綜合生產能力
蒲縣現代農業發展中心主任孫文善表示,中心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應有貢獻。一是不斷提升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完善畜禽養殖智能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基礎設施與裝備,堅持畜牧養殖與疫病防治、糞污處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并重,實現畜產品質量溯源體系全覆蓋,動物疫病防控社會化服務、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規范化運行,畜禽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高,促進畜牧業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二是推進高端智能適用農機裝備應用。按照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增效益的總體思路,高質量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和報廢更新補貼政策,著力擴增量、優存量、穩總量,加快在用農機裝備迭代升級,推動智能、高效、綠色、安全的新型農業機械化廣泛應用,建立便捷高效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三是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蒲縣克城鎮等六鄉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聚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通過田塊整治、土壤改良、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等工程,集中連片開展建設,在保障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全力推動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按期完成,為提升全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全會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部署,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大寧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愛珍表示,大寧縣農業農村局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聚焦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糧、果、牧、棚、藥”五大特色產業,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精準落實惠農政策,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有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以實干實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增強產業發展動能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這讓農業企業家備受鼓舞。
吉縣桑峨谷泉農副產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永香表示,公司將始終聚焦產品品質,不斷推動產品與設備全面升級,建立健全覆蓋研發、生產、檢測全鏈條的企業標準,同步實現“企業提質”與“產品提質”雙向賦能。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銷售網絡,在鞏固現有市場優勢的基礎上,重點開拓糖果、健康零食等潛力賽道,與大型商超、特產商店及知名連鎖品牌商店建立長期戰略合作,打通多元化線下銷售路徑。
深化與主流電商平臺的聯動,通過活動宣傳、場景化推廣等方式講好品牌故事,強化用戶信任,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
此外,積極探索科技在產品研發、精準營銷、供應鏈優化中的深度應用,以數字化工具實現智慧化生產、精細化管理,延長產業鏈,不斷提升附加值,助力區域農業發展,為鄉村振興作出應有貢獻。
山西好的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崔仙紅表示,將堅守“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的初心,以科技助力,以數智賦能,以新質生產力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扎實做好農業技術開發、農業生產托管、糧食烘干、食品加工、農副產品銷售等工作。同時,結合實際,引進先進農業機械裝備,不斷提升生產效率,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為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共同富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繪就村美民富畫卷
吉縣屯里鎮五龍宮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呂新軍表示,五龍宮村“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結合實際,多措并舉,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下一步,將推進設施智能大棚建設,安裝智能設施設備,升級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大棚的種植收益;推進現代化蔬菜種苗繁育基地建設,聯系農業專業院校和科研機構,通過實地考察、專業指導等辦法,引進先進的育苗技術,開展蔬菜育苗工作,在減少種植成本的同時,增加蔬菜種苗銷售收入;開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特色產業發展等工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發展新動能。
永和甄選負責人侯許娜表示,站在新發展階段的起點,我們將積極融入時代洪流,科學規劃、精準施策,致力于將永和電商打造成為縣域電商領域創新發展的典范。未來,永和甄選將進一步整合縣域特色資源,構建更加高效的產銷對接平臺,助力本地優質農產品、手工藝品等突破縣域局限,走向全國市場。同時,將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更多具備電商運營、直播帶貨等專業能力的本土人才,為縣域電商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將加快推進電商平臺的智能化升級,利用大數據精準分析消費者需求,實現產品的精準推送和個性化服務,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市場競爭力。永和甄選將通過精準的品牌定位與營銷推廣,講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附加值,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記者 安月琦 張春茂 曹 燕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