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要密切關注各流域的水雨情,及時發布預警信息。”8月15日凌晨2時,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站值班室依舊燈火通明,工作人員正全神貫注地盯著水情業務系統上跳動的數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變化,為我市防汛工作提供重要科學支撐。
“叮鈴鈴,叮鈴鈴……”“好的,我們馬上核對水文監測數據。”接到電話后,工作人員迅速在臺賬上標注。8月15日,我市發布暴雨藍色預警,16日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這兩天緊急調度電話在該值班室頻繁響起。
濁浪翻滾的河道上,無人機掠過水面,機載雷達測流儀實時捕捉著洪流的脈動,電子屏上數據不斷刷新。而在相對平穩的河段,ADCP測流系統則沉入水中,通過發射和接收聲波測量水流速度,水流中的“數字密碼”被一一破譯。
受8月15日降雨影響,古縣洪安澗河東莊水文站水勢呈上漲趨勢,達到洪水黃色預警指標,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站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區域內群眾加強防范。
據了解,在水雨情監測方面,全市共有580處監測站點,其中包括基本水文站7處、中小河流水文站5處、水位站19處、報汛雨量站524處。這些站點如同分布在臨汾大地上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實時捕捉河流的水位漲落、水流速度等動態,為防汛工作的科學部署提供可靠支撐,守護著一方水土的安瀾。
“目前水文勘測站應急監測隊24小時在崗進行水文測報工作。”市水文水資源勘測站負責人表示,“面對暴雨湍流,我們會第一時間向水利等相關部門發送雨水情信息,為防汛抗洪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 尹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