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開展中藥材、醫療器械質量檢查工作。

在我市2025年“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暨“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宣傳周”活動中,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和科普手冊。
臨汾新聞網訊 以民生為念,用“四個最嚴”筑牢安全防線;
以服務為要,為市場主體注入蓬勃活力;
以質量為基,推動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
“十四五”時期是全市市場監管事業改革創新、碩果累累的五年。五年來,我市市場監督管理系統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以推進臨汾市場監管工作現代化為主題,以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為目標,以全市市場監管“156”工作思路和機關黨建“154”工作思路為戰略引領,持續創建“五講五建五促”黨建品牌,履行市場監管使命,在質量強市、品牌強市、知識產權強市、“四大安全”等方面取得全面進展,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市場秩序“劃紅線” 公平公正“亮明燈”
公平正義是市場運行的“生命線”。為了讓公平競爭理念深植市場肌理,“十四五”以來,我市始終以利劍之姿整治市場亂象,用制度之手維護競爭秩序,聚焦構建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統一大市場,綜合運用監管執法、消費維權等多種手段,著力清除市場壁壘,維護價格秩序,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市場秩序持續改善。
公平競爭秩序向好。我市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持續開展存量文件清理和增量文件審查,從政策源頭預防不當干預市場競爭行為,公平競爭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持續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對不合規規定和做法堅決整改或廢止,從源頭上保障市場公平競爭,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
價格監管保障民生。在保供穩價方面,我市持續發力、毫不松懈。圍繞重大節日和重點時段,針對教育、醫療、殯葬等重要民生領域,加強價格監管,全力確保市場價格穩定。通過召開提醒告誡會、張貼通告、發放提醒告誡函、簽訂不漲價承諾書、發放倡議書等方式,有效規范價格秩序,切實維護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消費維權便捷高效。我市立足提升維權服務效能,優化辦理流程,壓縮處理時限,便捷消費維權“最后一公里”。深入實施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規范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理和解決消費糾紛,全市消費環境持續優化。
重點執法震懾有力。聚焦侵權假冒、虛假廣告、網絡亂象等突出問題,統籌推進多個專項整治工作。在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的第二屆全省執法稽查專業技能大比武中,我市榮獲團體二等獎,充分展現了執法隊伍的專業能力與過硬素質。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全國統一銷毀行動主會場活動在臨汾成功舉辦,有力震懾了侵權制假售假行為。
安全底線“筑高墻” 民生福祉“釀甜果”
安全是民生之基、福祉之要。清晨的早點攤、家里常備的藥品、小區每天運行的電梯,這些藏在市民群眾日常里的“小安心”,背后都離不開市場監管人員的默默守護。我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鐵腕”護秩序,用“溫情”暖民心,堅決筑牢食品、藥品、重點工業產品和特種設備安全防線。
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我市充分運用食品安全“兩循環雙通道”工作機制,“防范化解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工作體系框架,以黨建引領為抓手、以法治政府為主導、以縣域食安為單元、以分類監管為重點、以縱橫協作為方式、以信訪維穩為重點的“六制同步”工作措施,扎實推進食品安全各項工作機制高效運行;推動大型農貿批發市場全面實行農產品快速檢測這一民生實事落地落實。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各個環節,強化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食品安全風險可控、品質可溯、責任可追,不斷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體系。
藥品安全底線日趨穩固。家里的小藥箱,裝著全家人的健康。我市深入開展藥品鞏固提升行動,建立“四個清單”,持續跟蹤管理,有效防范藥品安全風險;強化“兩品一械”全周期監管,推進藥品安全信息化智慧監管;堅持以案件辦理為突破口,保持執法高壓態勢,持續加大“兩品一械”經營使用領域的違法行為懲處力度,藥品安全底線更加牢固。
特種設備安全保障有力。電梯、鍋爐、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我市開展了市場監管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細化責任分工,推動治本攻堅“七大行動”落地見效;持續推進特種設備排查整治,制定特種設備日常監督檢查計劃,督促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保障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平穩運行,讓百姓出行安全無憂。
產品質量持續穩步提升。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持續壓實經營主體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燃氣用具、兒童和學生用品、消防產品、電動自行車等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工作,消除質量安全隱患,加大重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產品合格率逐年提升,市場經營秩序得以有效規范。
營商環境“搭好臺” 市場主體“唱好戲”
創業車間,機器聲音愈發清亮;街邊商鋪,店主的笑容更加舒展。這背后,離不開我市以“暖心服務”破壁壘、以“精準滴灌”促成長的持續發力。
五年來,我市立足監管實際,在網絡交易規范、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監管等領域持續發力,推動監管與服務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讓市場主體的“根系”更發達。
網絡交易監管高效。健全平臺經濟跨部門協同監管、常態化監管制度,開展常態化在線監測,充分發揮“哨兵”作用,規范網絡市場秩序,營造清朗的網絡交易空間;實施“守護消費”執法鐵拳行動,嚴查假冒偽劣、消費欺詐、售后推諉等突出問題。
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與維權服務協同推進。協同推進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與維權服務。堅持監管執法與權益保護雙向發力,一方面強化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嚴查市場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等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多措并舉為企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以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為出發點,積極推動商業秘密保護等企業維權能力建設,引導市場主體強化合規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激發企業創新創造的內生動力。
精準服務紓困解難。我市啟動“惠商保”項目,切實解除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顧慮;持續優化個體工商戶金融幫扶政策,拓展“晉質貸”質量融資服務模式,有效降低經營主體融資成本;針對新業態開展精準服務幫扶,推進“小個專”及網約配送行業黨建工作,明確分管領導、責任部門、承辦人,實現“兩個覆蓋”。
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服務升級。我市加大“世界認可日”主題活動宣傳,召開主題宣傳和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座談會,為特色專業鎮企業和技術幫扶機構之間搭建起橋梁和紐帶,促進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深化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全市18家檢驗檢測機構獲國家CNAS認可,更好地助力高標準檢驗檢測本地化,為臨汾高質量發展有效提供檢驗檢測支撐。
我市用一件件實打實的措施、一次次真心實意的幫扶,讓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不斷增強。在醫藥行業打拼多年的張寧民深有感觸地說:“以前行業之間經常出現惡意競爭,影響行業有序發展,讓我們這些剛剛起步的創業者苦不堪言。如今有了市場監管部門的保護,我們也能安心搞研發了。”
質量強市“筑根基” 經濟建設“加速跑”
從田間地頭的顆粒歸倉到車間廠房的機器轟鳴,從貨架上的放心商品到走向全國的特色品牌,“質量”已成為臨汾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我市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標準化和知識產權戰略,通過精準幫扶、標桿引領、跨區域協作等方式,全力支持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質量提升成果豐碩。我市制定印發多個質量發展相關文件,鼓勵企業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協助大秦鐵路候北供電段QC小組完成成果交流申報。以“一站式”服務方式深入企業一線調研幫扶,解決企業在質量、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困難問題,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舉辦專業鎮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座談會和企業首席質量官任職培訓,提升質量管理工作能力,推動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提升。幫扶華翔集團成功獲得第四屆山西省質量獎,為全市企業樹立榜樣,引領全市企業追求卓越質量,推動臨汾經濟高質量發展。
標準引領作用彰顯。全面開展全市十大行業標準化建設,強力推進標準化戰略深入實施,積極探索推進“標準化+”模式,在試點創建、標準制定等方面精準發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走出具有臨汾特色的標準化發展之路。批復成立或籌建園林綠化、養老、氣象、政務服務等領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組)30家。全力指導2家國家級、5家省級、18家市級標準化試點完成創建工作,積極鼓勵、支持相關行業和優勢企業主導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10項,主導和參與制定省級地方標準18項,發布實施市級地方標準23項,發揮行業標準領軍領跑作用,增強行業話語權,推動臨汾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知識產權效能增強。知識產權是企業安身立命的“護城河”,唯有手握核心專利,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我市加大地理標志產品的挖掘和培育力度,“古縣核桃”等25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太原代辦處臨汾工作站、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臨汾工作站正式掛牌,揭牌以來始終為全市創新主體提供“全鏈條”“一站式”的公共服務。工作站積極邀請專家深入產業園區開展“入園惠企”專項行動并建立《重點服務企業名錄》。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路徑,創新推出“專利質押前置幫審+全流程一對一服務”模式,搭建起“政銀企”對接橋梁,讓企業手中的“知識產權”實實在在變成了“真金白銀”。
品牌建設成效突出。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是城市的名片,對于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和競爭力意義非凡。我市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加強品牌培育,進一步完善“臨汾優品”候選產品庫建設,現已涵蓋128個不同類別產品(服務);培育一批行業領先的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企業,并選送一批“山西精品”培育企業(產品)。2025年遴選推薦16家優秀企業申報了“山西精品”,其中13家企業產品(服務)接受了現場核查。全市共有10家企業產品(服務)被評為“山西精品”,獲評數量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有效推動了臨汾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提升了臨汾經濟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五年耕耘結碩果,砥礪奮進再出發。從舌尖安全到特種設備監管,從市場秩序維護到發展動能培育,我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緊抓不放”的執行力,在市場監管領域成績斐然。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歷史交匯點,我市市場監管系統將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提升監管效能,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強化監管服務,為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奮力譜寫平陽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力量。
記者 閆璟
(圖片由市市場監管局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