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李靜)近期,我市持續出現大范圍強降水過程,對各縣(市、區)造成不同程度災害。全市衛生健康系統聞令而動,從七個方面做好災后防疫工作,筑牢百姓健康屏障。
各縣(市、區)以蓄滯洪區和轉移群眾安置區作為重點消殺區域,實施清垃圾(雜物)、清污(淤)泥、消毒消殺“兩清一消殺”工作,對洪災造成的死亡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災后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和水質衛生監測,保障全市災后供水安全,未經檢測的水源不得食用。各級疾控機構開展災后傳染病、疫情防控和監測評估工作,加強對醫療機構傳染病報告工作的巡查監測指導, 加強疫情監測數據分析研判,及時發現傳染病疫情苗頭,全面、高效做好傳染病疫情處置工作。
各級醫療機構開設醫療救治綠色通道,全力以赴、精心救治每位受傷群眾;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規范發熱門診、腸道門診等各類感染性疾病門診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哨點作用。各縣(市、區)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宣傳普及水災之后傳染病防治知識。健全完善反應靈敏、指揮高效的指揮協調機制,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市級督導組將對各縣(市、區)災后防疫工作實行全覆蓋、拉網式督導。
同時,各縣(市、區)衛體局加強疫情防控,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方針,持續加強多點觸發預警監測,增強早期監測時效性、靈敏性,做到早發現、早報告,確保及時處置。持續推進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應接必接、應接快接,確保如期完成接種目標任務,加快構筑全人群免疫屏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