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空調、冰箱壓縮機泵體精密加工鑄件占全球市場份額19%,占有率全球第一;工程機械類平衡、連接、機構部件,年產10萬噸,規模全國第一;精密機加工年產1.2億件,自動化數控車床、加工中心,專用設備2000余臺,規模全國第一……
蟬聲消退了,秋天來到了,平陽大地處處是一派豐收的景象。位于臨汾經濟開發區甘亭工業園區的山西華翔集團捷報頻傳,振奮人心。在行業中實現“三個第一”的背后,凝聚著華翔人辛勤的汗水,離不開我市各級政府精心打造的良好的營商環境。
山西華翔集團是我市土生土長的民營股份制裝備制造企業。公司注冊資本3.63億元,是典型的“中國制作2025”企業。集團下屬三大生產基地,六個鑄造及機加工工廠,分別位于山西臨汾、安徽合肥、廣東(佛山與中山),形成了華北、華中、華南的經營格局,輻射整個中國及海外市場。可以說,華翔集團乘著經濟轉型的東風,全面鋪開了企業發展的全球格局。
經過兩年多的前期建設,華翔集團從2010年開始進駐甘亭工業園區。從建廠完成到成功投產的時間整整縮減了一半,市、縣兩級政府的輔助建設功不可沒:為華翔施工創造必要的基礎設施配套條件,保證路通、水通、電通、氣通、暖通等,為企業快速適應園區生產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營商環境的過程中,市委、市政府既不忘“抓項目”的老本事,更注重“造環境”的新本領,市、縣兩級政府主動赴華翔集團各地分廠,實地考察華翔集團實際情況,并于2016年6月成功促成山西華翔集團有限公司與美國JDH公司的合資項目。中美項目合資成功引入樹脂砂鑄造新工藝,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增長空間。
近年來,我市招商引資的腳步從未停下。2016年11月,我市組團赴廣東走訪客戶、宣傳臨汾,貫穿始終的真誠、豁達氣度感染和激發了客商們的投資積極性,為華翔集團后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注入新的血液。
廣東招商之后,市委、市政府又進行了“珠三角”“長三角”等地的市場推介會,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華翔集團遵循市委、市政府的招商要求,全力推進招商項目落地。
招商引資項目綠色高新高技、落地之快、影響力之廣、客商的積極性之高,讓華翔具備了規模化與高新高技術共同集約發展的條件,為此,華翔決定以招商引資項目為基礎,全面打造華翔新型裝備制造產業園。產業園以四個發展方向為主軸、以綠色高效為特點的新一代壓縮機和以節能降耗為特點的汽車核心零部件為發展方向,同時向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為特點的輕量化及特種零部件發展,在此基礎上拓展產業鏈由零件發展至部品與部件。
雖然當時項目進展順利,但后續問題卻很棘手,如項目如何落地?配套政策如何實施?水、電、暖、氣等基礎設施該怎么配套?這些問題,甚至一度讓客商的投資盡調人員對項目落地的可行性存在疑慮。關鍵時刻,洪洞縣、臨汾經濟開發區聯合成立了招商引資華翔項目服務組。在洪洞縣、臨汾經濟開發區的支持下,華翔集團于2017年1月就項目推動召開了項目匯報會。服務組先后解決了首次設備安裝期間的8000KVA的電力需求、園區建設的環保指揮部動工審批、首批項目試生產的電力需求等問題,并支持華翔建設華翔園區的11萬KVA變電站項目,同時,解決了園區供排水問題和招商引資新增項目員工住宿用地的事宜。
截至目前,華翔集團已落地項目有:格力、沈陽中航、ARCELIC、青島瑞智、法雷奧、采埃孚、大陸集團及合肥汽車線與樹脂砂項目等。項目投資總額約20億,項目全部投產后,營收約近100億元,年利稅約10億元,解決就業人數約6300人,年拉動社會投資總額約150億元。
新型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建成后,華翔將繼續鞏固臨汾作為全球最大的清潔節能、綠色環保的家電核心零部件供應基地地位,將逐步填補臨汾在汽車部件產品上的空白,從而全面延伸臨汾資源優勢,利用產業鏈,提升臨汾汽車零部件產品價值,建立臨汾自己的高端品牌,達到做出產品、做出品牌的預期,打造臨汾未來發展的新動力。
記者 范韶華 實習生 郝琳瑋

責任編輯: 吉政